斂約
斂約(liǎn yuē)
發音:liǎn yuē
基本含義:指言行謹慎、節制克己的品質。
詳細解釋:斂約是由“斂”和“約”兩個詞組成的,其中,“斂”表示收斂、節制,指人在言行上保持謹慎、克己;“約”表示約束、規定,指人在行為上遵守規矩、守約束。斂約形容一個人謹慎、克己,不輕易暴露自己的真實情感和意圖,而嚴格遵守道德規范和社會規則。
使用場景:斂約一詞常用于形容謹慎、克制的人,特別是在言行上表現出謹慎、守規矩的情況下。例如,可以用于描述一個人在處理事務時非常慎重,不輕易表露自己的真實意圖。
故事起源:斂約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左傳·襄公十四年》中。故事講述了魯國大夫子貢在給魯襄公講學時,表現得非常謹慎、克制,不隨意發表言論。從此,斂約成為形容謹慎、節制的人的成語。
成語結構:斂約由兩個漢字組成,分別是“斂”和“約”。
例句:
1. 他在處理問題時總是斂約謹慎,從不隨意發表意見。
2. 她的言行舉止都非常斂約,給人一種莊重的感覺。
記憶技巧:可以通過將“斂”和“約”兩個字分開記憶,然后聯想“斂”表示節制、收斂,而“約”表示約束、規定。通過聯想記憶,可以更容易記住這個成語的意義。
延伸學習:可以進一步學習與斂約相關的成語,如“斂財”、“斂跡”等,以加深對斂約這個詞語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小學生:他是一個斂約的孩子,從不隨便亂丟垃圾。
初中生:她在學校里一直保持著斂約的形象,從不參與不良行為。
高中生:他的人生格言是斂約待人,不輕易表露自己的真實情感。
【版權聲明】 本文為查字典網站原創文章,版權歸查字典所有。未經許可,禁止轉載、復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內容。違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