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姿
基本解釋
稱天子的儀容。《三國志·吳志·朱桓傳》:“天授陛下圣姿,當君臨四海。” 晉 劉琨 《勸進表》:“伏惟陛下玄德通於神明,圣姿合於兩儀。”
成語(Idiom):圣姿
發(fā)音(Pronunciation):shèng zī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物的儀表端莊、莊重,舉止得體,態(tài)度威嚴,令人敬佩。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圣姿是由“圣”和“姿”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圣”表示崇高、莊嚴,表示人物的高尚品質(zhì);“姿”表示人物的形態(tài)、舉止。因此,“圣姿”意味著人物的儀表莊重、舉止得體、態(tài)度威嚴,給人以崇敬和敬佩的感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圣姿一詞多用于形容官員、學者、名人等有威望的人物。也可以用來形容人們在莊重場合中的舉止和態(tài)度。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傳·昭公二十九年》中有一段故事,故事中描述了一個名叫子罕的人,他的儀表莊重,舉止得體,使得人們對他產(chǎn)生了敬佩之情。后來,人們就用“圣姿”來形容這種儀表莊重、舉止得體的人。
成語結(jié)構(gòu)(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儀表莊重、舉止得體,真是一副圣姿。
2. 這位官員以其圣姿和高尚品質(zhì)贏得了人們的敬佩。
3. 在莊嚴的場合中,我們應該保持一份圣姿。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圣姿”這個成語與莊重、威嚴的形象聯(lián)系起來,想象一個人的儀表端莊、舉止得體的形象,以幫助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儀表、舉止相關的成語,如“儀態(tài)萬方”、“舉止失措”等,以拓展自己的詞匯量和語言表達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的圣姿讓我十分敬佩,我也要向她學習。
2. 初中生:這位演講者以其圣姿和才華贏得了觀眾的掌聲。
3. 高中生:面對困難,我們應該保持一份圣姿,堅定地面對挑戰(zhàn)。
4. 大學生:作為大學生,我們應該以圣姿面對學業(yè)和社會責任,做出積極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