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詞濫調(Chén cí làn diào)
發音(Pronunciation):chén cí làn diào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重復使用陳舊、過時的說辭或論調。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陳詞濫調是指在辯論、討論或寫作中,使用陳舊、過時的說辭或論調,缺乏新穎和獨特的見解。這種行為常常被認為是缺乏創造力和思考的表現,往往無法引起人們的興趣和共鳴。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陳詞濫調常常出現在政治演講、辯論賽、新聞報道和社交媒體等場合中。人們使用陳詞濫調往往是為了避免承擔風險或表達自己的觀點,而選擇安全和普遍接受的說法。然而,過度使用陳詞濫調會使人們失去對信息的興趣,降低溝通的效果。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陳詞濫調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明代楊慎《歷代名賢言行錄》中。該書記錄了歷代名人的言行,其中提到了晉代文學家陶淵明的一句名言:“陳詞濫調,以阿諛人者,其實無足重也。”這句話意味著使用陳詞濫調只會得到別人的阿諛和贊美,而無法獲得真正的重要和價值。從此以后,陳詞濫調逐漸成為一個常用的成語,用來形容那些缺乏新意和創造力的言論。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陳詞濫調由三個漢字組成,其中,“陳”表示陳舊、過時,“詞”表示說辭、言論,“濫調”表示濫用的說辭。整個成語通過形象的詞語組合,形成了一個形容詞短語,用來形容陳舊、過時的言論。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演講充滿了陳詞濫調,沒有任何新的觀點。
2. 這篇文章只是重復了以前的觀點,毫無創意,完全是陳詞濫調。
3. 政治家們常常使用陳詞濫調來回避問題,讓人們對他們的誠信產生懷疑。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陳詞濫調”拆分成三個部分來記憶??梢詫ⅰ瓣悺毕胂蟪梢槐娟惻f的書,表示過時;將“詞”想象成一個人在說話,表示言論;將“濫調”想象成一個人濫用說辭,表示陳詞濫調。通過這樣的記憶方式,可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和結構。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關于陳詞濫調的例子和使用場景,可以閱讀相關的新聞報道、政治演講和辯論賽的記錄。同時,也可以學習其他類似的成語,如“墨守成規”、“一成不變”等,來擴大自己的詞匯量和理解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每次講課都說一樣的話,真是陳詞濫調。
2. 初中生:政治家們的演講都是一些陳詞濫調,聽得我都快睡著了。
3. 高中生:這篇文章完全是陳詞濫調,沒有任何新的觀點和見解。
4. 大學生:在社交媒體上,人們經常使用陳詞濫調來回應熱門話題,缺乏獨特的思考和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