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表五餌
基本解釋
漢 代 賈誼 陳獻的防御匈奴的辦法。以立信義、愛人之狀和好人之技為“三表”;以賜之盛服車乘、盛食珍味、音樂婦人、高堂邃宇府庫奴婢和親近安撫為“五餌”。見《新書·匈奴》。 宋 蘇軾 《上神宗皇帝書》:“ 賈生 固天下奇才,所言亦一時之良策……當時將相羣臣豈無 賈生 之比,三表五餌,人知其疎,而欲以困中行,説尤不可信矣。” 宋 葉適 《外論一》:“雖然, 誼 於制患之術淺矣,請自為典屬,用三表五餌而繫之,若是者,先王待夷 狄 之意乎?”亦省作“ 三表 ”。 清 霅中人 《<中西紀事>后序》:“三表不聞於 漢 庭,五利奚裨於 晉國 。”
成語(Idiom):三表五餌
發音(Pronunciation):sān biǎo wǔ ěr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言辭虛偽、狡猾,善于欺騙和迷惑他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三表指的是言辭、面色和聲音,五餌指的是言辭、面色、聲音、神態和動作。這個成語意味著一個人能夠通過言辭和表情來欺騙和迷惑別人,使別人相信他的謊言或隱藏真相。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常常用來形容那些善于欺騙和迷惑他人的人,尤其是那些擅長偽裝自己真實意圖的人。它可以用于描述政治家、商人或其他一些具有欺騙性的行為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中國古代的一個故事。相傳,有一個人非常善于欺騙和迷惑別人,他能夠通過言辭、面色、聲音、神態和動作來隱藏自己的真實意圖。因此,人們形容他為“三表五餌”。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三表五餌是一個由“三”和“五”組成的固定結構,表示一個人利用言辭、面色、聲音、神態和動作來欺騙和迷惑他人。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說話總是三表五餌,讓人很難判斷他的真實意圖。
2. 這個商人擅長使用三表五餌,讓別人相信他的謊言。
3. 政客們常常使用三表五餌來迷惑選民。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三表五餌”與一個善于欺騙和迷惑他人的人聯系起來,形成一個形象的記憶。例如,想象一個人同時使用三種表情和五種動作來欺騙別人。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欺騙和迷惑有關的成語,如“畫蛇添足”、“掩耳盜鈴”等,可以幫助加深對這個主題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的笑容看起來很友好,但我覺得他可能在用三表五餌。
2. 初中生:那個騙子給我講了一個很精彩的故事,完全是用三表五餌騙我。
3. 高中生:政客們常常使用三表五餌來獲取選民的支持。
4. 大學生:商人們經常使用三表五餌來銷售他們的產品,讓消費者相信他們的宣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