叩枻
基本解釋
槳擊船舷。謂搖動船槳。《文選·陶潛<辛丑歲七月赴假還江陵夜行涂口>詩》:“叩枻新秋月,臨流別友生。” 李善 注:“《楚辭》曰:‘漁父鼓枻而去。’ 王逸 曰:‘叩船舷也。’”枻,或作“栧”。
成語(Idiom):叩枻
發音(Pronunciation):kòu l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用手敲打木料,以檢驗其質量。比喻經過實踐或考驗,驗證事物的真實性、可靠性。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叩枻源自古代木工檢驗木料的方法。木匠會用手敲擊木料,根據聲音的清脆程度來判斷木料的質量。叩枻的含義引申為通過實踐或考驗來驗證事物的真實性和可靠性。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叩枻常用于形容檢驗事物真實性的過程,也可用于形容經過實踐或考驗后證明某事物的可靠性。可以用于各種日常生活和工作場景中。比如在工作中,可以用來形容對某個產品或方案進行實地考察和實踐,以確保其可行性;在人際關系中,可以用來形容通過交往和相處來驗證一個人的品性和可信度。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叩枻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史記·項羽本紀》。項羽是中國古代著名的軍事統帥,他在攻打秦朝時,曾經派人到各地征集木料,準備制造戰船。為了確保木料的質量,項羽親自前往檢驗,用手敲擊木料,以確定其堅固程度。這個故事使得叩枻成為了一個形象生動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叩枻是一個動賓短語,由動詞“叩”和賓語“枻”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為了確保工程的質量,我們需要對材料進行叩枻。
2. 這個方案經過多次實踐和檢驗,已經叩枻過了,非常可靠。
3. 在選擇朋友的時候,我們要通過時間的檢驗來叩枻他們的真實性。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的方法來記憶叩枻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木匠用手敲擊木料的場景,以及他通過敲擊聲音來判斷木料質量的情景,從而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你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驗證事物真實性相關的成語,比如“試金石”、“見微知著”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要通過多次練習,叩枻自己的英語發音是否正確。
2. 初中生:我們要通過實踐來叩枻科學原理的正確性。
3. 高中生:在選擇大學專業時,我們需要通過實地考察來叩枻自己的興趣和適應性。
4. 大學生:在創業前,我們需要對市場進行叩枻,以確保商業模式的可行性。
5. 成年人:在交友中,我們要通過時間的考驗來叩枻一個人的真實性和可信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