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鞋
成語(Idiom):芒鞋
發音(Pronunciation):máng xié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窮困潦倒,沒有鞋子穿。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芒鞋是指用芒草編織成的鞋子,是古代一種簡陋的鞋子。芒鞋的材料質樸簡單,制作工藝簡陋,因此穿著芒鞋的人通常是貧窮的、生活困苦的。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人生活貧困潦倒,沒有衣食住行的基本條件。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相傳,芒鞋這個成語的故事源于中國古代的一位名叫魯班的木匠。據說,魯班制作的木器非常精湛,而他自己卻窮困潦倒,連一雙像樣的鞋子都沒有。有一天,魯班去拜訪一位富商,富商看到魯班穿著破舊的芒鞋,覺得非常可惜,就送給他一雙價值連城的錦鞋。魯班非常感激,但他覺得這雙錦鞋太過奢華,不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于是他將錦鞋賣掉,換成了一雙普通的芒鞋。從此以后,人們用“芒鞋”來形容魯班的貧窮和節儉。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芒鞋是一個形容詞短語,由“芒”和“鞋”兩個詞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家境貧寒,穿著一雙破舊的芒鞋。
2. 雖然生活艱苦,但他從不愿意戴上芒鞋。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來記憶這個成語。想象一個窮困潦倒的人,赤腳穿著芒鞋,徒步行走在崎嶇的山路上,以此來聯想芒鞋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其他與貧困相關的成語,如“衣食不周”、“窮困潦倒”等,以豐富自己的詞匯量。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爺爺小時候家里很窮,經常穿芒鞋上學。
2. 初中生: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要珍惜現有的條件,不要像魯班一樣穿芒鞋換錦鞋。
3. 高中生:他雖然家境貧困,但是穿著芒鞋卻一直努力學習,最后考上了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