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槃
成語(Idiom):夷槃(yí pán)
發音(Pronunciation):yí pá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事物徹底破碎、崩潰的樣子,形容毀滅得很徹底。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夷槃源自《莊子·天運》:“夷槃之木,生于深谷,不犯斧斤;上有千尋之闊,下有百仞之圍。斬伐之木,不可用也。然而夫子以為可用,以為不用也。是以眾人皆以為廢物,而夫子以為器物。”這里的夷槃是指一種生長在深谷中的樹木,由于地勢險峻,無法被砍伐。后來,夷槃成為了形容事物被徹底毀滅、破碎的比喻。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夷槃一詞常用于形容某個事物遭受毀滅性打擊,被徹底破壞或崩潰的情況。可以用于描述自然災害、戰爭、經濟危機等情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夷槃一詞最早出自莊子的《天運》一篇,通過描述夷槃之木的特點來表達莊子對事物的獨特見解。后來,這個比喻被引申為成語,用于形容事物的徹底毀滅。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夷槃是一個形容詞短語,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場地震讓整個城市陷入了夷槃的狀態。
2. 經濟危機使得許多企業陷入了夷槃的境地。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夷槃的“夷”字聯想為“徹底”,而“槃”字聯想為“破碎”。這樣記憶起來比較容易,幫助理解其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莊子的其他著作,了解他的哲學思想和獨特的表達方式。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地震過后,城市變得夷槃一片。
2. 初中生:經濟危機使得許多企業陷入了夷槃的狀態。
3. 高中生:戰爭過后,這個國家變得夷槃一片,需要重建。
4. 大學生:這場災難讓整個社會陷入了夷槃的境地,人們急需重建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