攬權
成語(Idiom):攬權 (lǎn quán)
發音(Pronunciation):lǎn quá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某人或某個集體獨自掌握權力,壟斷權力。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攬權源于《史記·項羽本紀》中的故事,古代有一個叫項羽的將領,他在秦朝滅亡后,自封為西楚霸王,并在短時間內建立了強大的勢力。他攬權的行為表明他獨自掌握了權力,并且不愿與他人分享。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用于形容某人或某個集體獨自掌握權力,不愿與他人分享的情況。常用于批評或諷刺的語境中。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攬權的故事源自中國古代歷史,具體來自《史記·項羽本紀》中的項羽自立為西楚霸王的故事。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一直攬權,不允許其他人參與決策。
2. 這個公司的老板總是攬權,不聽取員工的建議。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把“攬權”與“獨攬權力”聯系起來,想象一個人將所有權力都攬在手中,不與他人分享的形象。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中國歷史中的權力爭奪、統治者的行為等相關內容,以更好地理解和運用這個成語。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總是攬權,不讓我們自己決定活動內容。
2. 初中生:班長攬權,不聽取同學們的建議,導致班級活動不夠有趣。
3. 高中生:校長攬權,不允許學生參與學校管理,導致學生們的聲音無法被聽到。
4. 大學生:某學生會主席攬權,不與其他成員合作,導致學生會的工作效率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