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棘
基本解釋
(1).古代群臣外朝之位,樹九棘為標識,以區分等級職位。《周禮·秋官·朝士》:“左九棘,孤、卿、大夫位焉……右九棘,公、侯、伯、子、男位焉。” 鄭玄 注:“樹棘以為立者,取其赤心而外刺,象以赤心三刺也。”后因以九棘為九卿的代稱。《后漢書·寇榮傳》:“臣思入國門,坐於胏石之上,使三槐九棘平臣之罪。” 元 鄭光祖 《倩女離魂》楔子:“黃卷青燈一腐儒,三槐九棘位中居。” 明 李東陽 《送錢先生致仕》詩:“加冠號冢宰,名位班九棘。”
(2).藥名。 晉 葛洪 《抱樸子·雜應》:“其次則含地黃煎,或含玄膽湯及蛇脂丸,九棘散,則已動者更牢。”
成語(Idiom):九棘
發音(Pronunciation):jiǔ jí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事物有許多困難和阻礙。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九棘是由數字“九”和“棘”組成的成語,九表示數量之多,棘指荊棘。九棘形容事物非常困難,像在荊棘叢中前進一樣。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九棘常用于形容事物困難重重,充滿挑戰。可以用來形容學習、工作、生活等方面的困難情況。適用于口語、書面語以及各種場合。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九棘的故事起源于《戰國策·趙策四》。趙國的一位將領帶領軍隊攻打敵人的城池,城外有九重棘刺防御,看似十分困難。將領對士兵說:“九棘雖多,但只需勇往直前,就能突破。”最終,趙國軍隊成功攻破敵城,取得了勝利。從此,九棘成為形容困難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九棘是一個由形容詞“九”和名詞“棘”組成的成語。可以作為主語、賓語或定語使用。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項任務真是九棘,我們需要全力以赴。
2. 在面對九棘時,我們要保持堅持不懈的精神。
3. 他在九棘中尋找到了機會,最終取得了成功。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九棘想象成一個困難重重的森林,里面充滿了九個棘刺。通過形象化記憶,可以更加深刻地記住這個成語。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九棘相關的成語,如九難十苦、九死一生等。這些成語都可以用來形容困難和挑戰,擴展了我們的詞匯和表達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小學生:我在九棘中找到了一本漂亮的花。
初中生:這個數學問題真是九棘,我花了很多時間才解決。
高中生:面對九棘,我們要堅持努力,相信自己一定能夠成功。
大學生:創業的道路充滿了九棘,但只要堅持不懈,就能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