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延
基本解釋
謂長壽。 三國 魏 嵇康 《答難養生論》:“ 赤斧 以鍊丹赭髮, 涓子 以術精久延。”
反義詞
成語(Idiom):久延
發音(Pronunciation):jiǔ yá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長時間延遲、拖延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久延指的是時間的長久延遲或拖延,表示某事物或某情況持續時間過長,沒有及時解決或處理。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久延常用于形容某事物或某情況拖延時間過長,沒有及時解決或處理的情況。可以用于描述工作、學習、生活中的拖延現象。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久延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漢書·王莽傳》中。故事講述了王莽擔任司隸校尉后,他延長了司隸校尉的任期,讓自己能夠長時間掌握權力。因此,久延成為了形容拖延時間過長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久延是由形容詞“久”和動詞“延”組成的。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我們不能久延不決,應該盡快解決這個問題。
2. 他總是久延不決,導致項目進度一直拖延。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這個成語。想象一個人拿著一根非常長的繩子,不斷地拉著繩子,繩子越拉越長,就好像時間一直在拖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時間有關的成語,如“時光荏苒”、“光陰似箭”等,可以加深對時間概念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久延了做作業的時間,結果晚上很晚才睡覺。
2. 初中生:他久延了復習的時間,考試成績不理想。
3. 高中生:我久延了填報志愿的時間,導致錯過了一些好大學的機會。
4. 大學生:他久延了寫論文的時間,最后匆匆忙忙完成,質量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