嚚闇
成語(Idiom):嚚闇
發音(Pronunciation):yīn ā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嚚闇是一個漢語成語,意思是黑暗、混亂、無法辨明的狀態。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嚚闇由兩個字組成,嚚意為黑暗,闇意為混亂。這個成語形象地描述了一種沒有光明、沒有秩序、難以辨認的狀態。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嚚闇常用來形容混亂無序的局面或情況。比如,可以用來形容社會動蕩、政治亂象、人心渙散等情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據說,嚚闇這個成語最早出自《史記·白起王翦列傳》。故事中,白起和王翦是秦朝的兩位將軍,他們為了爭奪功績而互相排擠,導致秦朝內部的權力斗爭非常激烈,局面混亂無序,被形容為嚚闇。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嚚闇是一個形容詞短語,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國家的政治局勢一片嚚闇,急需穩定和改革。
2. 他的思維混亂,言談間充滿了嚚闇。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聯想“嚚闇”與黑暗、混亂的狀態。可以將“嚚闇”與夜晚的黑暗、迷霧強烈聯系在一起,幫助記憶其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與嚚闇相似的成語,如“黑白顛倒”、“混沌一片”等,以擴大詞匯量和理解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晚上的森林里一片嚚闇,我害怕得不敢前進。
2. 初中生(13-15歲):這個國家的經濟發展一度陷入嚚闇,但經過努力,終于走出了困境。
3. 高中生(16-18歲):他的思維非常混亂,整個人處于一種嚚闇的狀態,需要重新調整心態。
4. 大學生及成年人:社會的發展進程中,常常會出現一片嚚闇,但只要我們緊密團結在一起,就能夠戰勝困難,迎來光明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