譴詰
成語(Idiom):譴詰(qiǎn jié)
發(fā)音(Pronunciation):qiǎn jié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責、斥責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譴詰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譴意為指責、斥責,詰意為質問、責問。譴詰表示對他人的錯誤、過失或不當行為進行嚴厲的指責和斥責。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譴詰常用于正式場合或者對他人的錯誤行為進行批評和指責的場景中。例如在工作中,上級對下屬的失職行為進行譴詰;在家庭中,家長對孩子的不良行為進行譴詰。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傳·隱公二十五年》記載了一個故事,說的是楚襄王派人給齊國送了一匹名貴的馬,但齊國的王子卻將馬賣掉了。楚襄王得知后,非常憤怒,派人去譴責齊國王子的行為。這個故事中的“譴責”就是后來形成了成語“譴詰”。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譴詰是一個由兩個形容詞組成的成語,結構簡潔明了。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領導對他的失職行為進行了嚴厲的譴詰。
2. 父母對孩子的不良行為進行了嚴厲的譴詰。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譴詰”拆分成兩個詞,分別記憶它們的含義。譴意為指責,詰意為質問。可以將“譴詰”理解為指責和質問的合并,用于形容嚴厲的批評和指責。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通過閱讀相關的故事和文章,進一步了解“譴詰”的使用和應用場景。同時,還可以學習其他與批評和指責相關的成語,如“責備”、“斥責”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譴詰了我因為沒有完成作業(yè)。
2. 初中生:父母譴詰了我因為遲到了。
3. 高中生:領導譴詰了我因為犯了一個嚴重的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