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喜
成語(Idiom):自喜
發音(Pronunciation):zì xǐ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自我陶醉,自得其樂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指一個人為自己的成績、才能或者外貌等而感到自豪和自滿,自我欣賞。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自喜一詞常常用于批評那些自以為是,自我吹噓的人。也可以用于形容自己因為某種原因而感到自豪和滿足。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自喜一詞最早出現在《莊子·外物》一章中,其中寫道:“莊子曰:‘自喜者,猶惡也;自賤者,猶好也?!边@句話意味著自我陶醉和自我貶低都是不理智的行為,應該保持中庸之道。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自喜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四聲成語,其中“自”表示自己,而“喜”表示喜悅。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對自己的成績非常自喜,但是大家都覺得他有點自負。
2. 她因為考試取得了好成績而感到自喜,但是她并沒有驕傲自滿。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自喜”這個成語與自己照鏡子時喜歡自己的表情聯想在一起,以幫助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自滿、自負相關的成語,如“驕兵必敗”、“自負盈虧”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考了滿分,感到非常自喜。
2. 初中生:他因為在比賽中獲得第一名而自喜不已。
3. 高中生:她因為被大學錄取而感到自喜,覺得自己的努力沒有白費。
4. 大學生:我成功地完成了畢業論文,感到自喜和滿足。
5. 成年人:他因為事業有成而自喜,但是他也知道要保持謙虛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