匹手
基本解釋
形容手的動作異常迅速,使人來不及防備。《金瓶梅詞話》第一回:“ 武松 匹手奪過來,潑在地下。”《金瓶梅詞話》第七二回:“ 秋菊 問他要棒槌使使,他不與,把棒槌匹手奪下了,説道:‘前日拿了個去不見了,又來要。’”
成語(Idiom):匹手
發音(Pronunciation):pǐ shǒu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匹配得恰到好處的手,形容技藝高超、能力出眾。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匹手是指兩只手的技藝或能力非常出色,能夠完美地配合或相互呼應。這個成語常用來形容技藝高超、協調默契的雙手,也可以用來贊美一個人在某個領域內的卓越才能。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匹手這個成語常用于贊美某人的技藝或能力非常出眾,特別是在需要協調配合的工作或活動中。可以用于形容音樂家演奏技藝高超,運動員配合默契,藝術家手法精湛等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匹手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匠人。在古代,匠人的技藝非常重要,他們需要用雙手完成各種精細的工作。匠人們經過長期的訓練和努力,他們的雙手變得非常靈巧,能夠完美地配合和呼應。因此,人們用“匹手”來形容匠人們的技藝高超,后來也用來形容其他領域的人才。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匹手是一個由兩個字組成的成語,第一個字“匹”表示匹配,第二個字“手”表示手的技藝或能力。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們在演奏時的配合非常默契,真是一雙匹手。
2. 這位畫家的手法非常精湛,堪稱一雙匹手。
3. 這支舞蹈團隊的演員們配合得非常好,他們的雙手簡直就是一對匹手。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匹手”想象成一雙完美匹配的手,形象地表示技藝或能力非常出眾。可以通過與匠人的手工藝品相聯想,幫助記憶這個成語。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手有關的成語,如“手舞足蹈”、“手不釋卷”等,加深對成語的理解和應用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他們在足球比賽中的配合就像一雙匹手。
2. 初中生(13-15歲):這位鋼琴家的手指靈活度非常高,簡直就是一雙匹手。
3. 高中生(16-18歲):這個演員的表演技巧非常出眾,他的雙手簡直是一對匹手。
4. 大學生(19-22歲):這個團隊的合作默契度非常高,他們的雙手簡直就是一雙匹手。
希望以上學習指南能夠幫助你更好地理解和運用“匹手”這個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