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書
成語(Idiom):托書
發音(Pronunciation):tuō shū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托書是指委托他人傳遞書信、口信或消息。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托書源自中國古代的傳統文化,人們在無法親自傳遞書信或消息時,會找一位可靠的人代為傳遞。托書強調了委托他人傳遞信息的重要性和可靠性。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托書通常用于形容委托他人傳遞重要的書信、口信或消息。在現代社會中,托書也可以指代委托他人代辦事務或傳遞信息。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托書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史記·衛將軍驃騎列傳》中。故事講述了戰國時期,秦國將軍白起在攻打韓國的過程中,遇到了一名韓國的間諜。為了傳遞戰報,白起將戰報托付給了一名忠誠的士兵,讓他代為傳遞。最終,士兵成功將戰報傳遞給了秦國的將領。這個故事強調了托書的重要性和可靠性。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托書由兩個字組成,第一個字“托”表示委托,第二個字“書”表示書信或消息。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托書給我,希望我能幫他傳遞給老板。
2. 我收到了一封朋友寄來的托書,里面有她的心情和祝福。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聯想“托”字的發音與“脫”字相似,脫掉書就是委托他人傳遞書信的意思。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關于古代傳信方式的知識,例如信鴿傳信、驛站傳遞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托書給同學,讓他幫我傳遞給老師。
2. 初中生:老師讓我托書給班長,告訴他明天要開班會。
3. 高中生:我把托書交給了朋友,希望他能幫我傳遞給大學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