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璧
基本解釋
猶歸 趙 。 明 張居正 《答殷石汀計剿海寇》:“前承厚惠,不敢當,即托使者歸璧。” 明 張居正 《答張廬山》:“厚惠概不敢領,輒用歸璧。”參見“ 歸趙 ”。
成語(Idiom):歸璧
發音(Pronunciation):guī b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失而復得,比喻失散的人或物重新回到原處。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歸璧是一個古代的成語,其中的“璧”是一種古代貴重的玉器,有著很高的價值。這個成語的含義是指失而復得,比喻失散的人或物重新回到原處。它可以用來形容失散多年的親人重逢,也可以用來形容失散的文物或寶物重新被找回。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歸璧一詞可以用在各種場合,比如在描述親人或朋友失散多年后的重逢時,可以說他們歸璧了;在描述失散的文物或寶物重新被找回時,也可以說它們歸璧了。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歸璧一詞最早出現在《左傳》一書中,記載了一個故事。公元前623年,齊國的國王齊桓公親自率領軍隊攻打楚國。楚國為了防止齊軍奪取國寶“玉璧”,將它藏在了一個地下洞穴中。數年后,齊桓公派人去楚國做使者,楚國國王將玉璧作為禮物贈送給了齊國。這時,齊國的使者發現了楚國的玉璧,將其帶回了齊國。后來,人們用“歸璧”來形容失而復得的情況。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要由兩個字組成,分別是“歸”和“璧”。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多年的分離后,他們終于歸璧了。
2. 這件失散多年的文物終于歸璧了。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失散多年的親人或寶物,最終回到了原來的地方,就像歸璧一樣。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中國古代文物中的玉璧,了解其歷史價值和文化意義。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的小貓不見了好幾天,后來它突然回到了家里,就像歸璧一樣。
2. 初中生:我和我的好朋友在小學畢業后失去了聯系,但最近我們歸璧了,感情更加深厚了。
3. 高中生:這次博物館展覽展示的文物中有一件失散多年的玉璧,它終于歸璧了,讓人非常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