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命
基本解釋
(1).索賠人命。 元 柯丹丘 《荊釵記·受釵》:“若餓死我家女兒,要與 老許 討命。”《清夜鐘》第八回:“我因你等年小,我出身討命,怕為他謀害,連你們不保,故此含忍。” 清 李漁 《奈何天·巧怖》:“那個姓 周 的被你逼死了,我是來替他討命的。”
(2).乞求饒命。《鍾馗捉鬼傳》第九回:“一個個逡巡出來,一齊跪下討命。”
成語(Idiom):討命
發音(Pronunciation):tǎo mì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尋求生存、求生的行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討命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其中“討”指求取、尋求,“命”指生命。討命一詞形象地描述了人們為了生存而不斷努力、奮斗的行為。它強調了人們對生命的珍視和對生存的渴望。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討命一詞常用于描述人們在極端困境下為了生存而不斷奮斗的情景。它可以用于描述戰爭、自然災害、經濟困難等情況下的人們的生存斗爭,也可以用于描述個人面臨困境時的拼搏和努力。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討命一詞最早出現在《左傳·僖公三十二年》中,當時齊國的公子重耳在被趙國圍困的情況下,為了生存,他不斷尋求各種方法來保全自己的性命。這個故事成為了討命成語的起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成語“討命”的結構比較簡單,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在戰爭年代,人們為了生存不得不討命。
2. 面對經濟困難,他只能拼盡全力去討命。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記憶成語“討命”的方法可以是將其與生存的渴望聯系起來。可以想象一個人在絕境中,為了生存拼盡全力,不斷尋求各種方法來保全自己的生命。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對成語“討命”感興趣,可以進一步學習相關的成語和詞語,如“求生”、“茍且”,來豐富你的詞匯量。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小學生:在冒險故事中,勇敢的主人公為了生存不斷討命。
初中生:在考試前夕,同學們都在拼命學習,為了討命而努力。
高中生:面對激烈的競爭,我們必須努力學習,為了未來討命。
大學生:在就業市場競爭激烈的情況下,我們要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為了討命而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