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人
成語(Idiom):避人 (bì rén)
發音(Pronunciation):bì ré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躲避他人,避開人群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避人是指躲避他人或避開人群,不與人接觸或交往。這個成語多用于形容某人獨來獨往,喜歡獨處或避開他人的行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避人一般用于描述一個人的行為,可以用來表達一個人喜歡獨處或避開他人的情況。比如,當一個人經常一個人在家里讀書、寫字,不與他人交談或外出時,可以說他避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避人這個成語來源于《左傳·襄公二十二年》。傳說齊國的襄公曾經被母親遺棄,后來成為國君。他因為害怕被人知道自己的身世,所以經常躲避他人,不與他們接觸。因此,避人這個成語就形容一個人喜歡獨處或避開他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避人是一個動賓結構的成語,由動詞“避”和賓語“人”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喜歡一個人在圖書館里看書,總是避人如蛇蝎。
2. 她避人如瘟疫,很少與別人交流。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避人”這個成語與躲避他人的動作聯系起來,想象一個人躲在角落里,避開周圍的人群。這樣的形象可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你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避人”相關的成語,比如“避世”,“避嫌”,以及“避實就虛”。這些成語都有關于躲避或避開某種情況或人群的含義。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7-12歲):我喜歡避人,一個人在圖書館里看書。
2. 初中生(13-15歲):他總是避人如蛇蝎,很少和同學交流。
3. 高中生(16-18歲):我有時候會避人,一個人去公園散步,享受獨處的時間。
4. 大學生及以上:在繁忙的城市生活中,有時候我們需要避人,找一個安靜的地方放松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