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赒窮恤匱
發(fā)音(Pronunciation):zhōu qióng xù ku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赒窮恤匱是指救濟貧窮,援助困乏。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赒,救濟;窮,貧窮;恤,憐憫;匱,困乏。赒窮恤匱形容援助貧困的人,幫助困苦的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赒窮恤匱可以用來形容幫助貧困人士、救助需要幫助的人,常見于社會公益活動、慈善事業(yè)等場合。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赒窮恤匱的故事起源于《左傳·莊公二十一年》。莊公問管仲:“赒窮可也?”管仲回答:“赒窮,賜之粟?!鼻f公又問:“匱可也?”管仲回答:“恤匱,賜之衣。”這個故事形象地表達了救濟貧窮、援助困乏的意義。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語 + 謂語 + 賓語 + 賓語補足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經常參與赒窮恤匱的活動,幫助了許多需要幫助的人。
2. 在這個社會上,我們應該積極參與赒窮恤匱的行動,為社會做出貢獻。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赒窮恤匱拆分為赒、窮、恤、匱四個部分,分別記憶其意義,然后再聯想起故事起源,加深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相關成語,如“施恩賜?!?、“濟貧拔苦”等,了解更多關于援助貧困、救助困乏的成語。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小學生:我們應該學會赒窮恤匱,幫助需要幫助的人。
初中生:赒窮恤匱是中華傳統美德的體現,我們應該積極踐行。
高中生:赒窮恤匱不僅僅是捐款捐物,更要關注貧困人士的生活需求和心理健康。
大學生:赒窮恤匱是社會進步的重要標志,我們應該為建設和諧社會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