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釋
- [釋義] (成)《論語·雍也》:“井有仁(人)焉,其從之也。”跳到井里救人,原比喻徒然危害自己而對別人并沒有好處的行為,現多用來比喻冒極大的危險去拯救別人。
- [構成] 偏正式:從井〔救人
詳細解釋
詞語解釋
cóng jǐng jiù rén ㄘㄨㄙˊ ㄐㄧㄥˇ ㄐㄧㄨˋ ㄖㄣˊ從井救人(從井救人)
◎ 從井救人 cóngjǐng-jiùrén
[risk one's life to save others] 躍身入井,以救他人。比喻做事無益于人,自己反而受到損害。也指愚蠢的舉動
詞語解釋
cóng jǐng jiù rén ㄘㄨㄙˊ ㄐㄧㄥˇ ㄐㄧㄨˋ ㄖㄣˊ從井救人(從井救人)
語本《論語·雍也》:“仁者,雖告之曰:‘井有仁(仁人)焉。’其從之也?”意謂跟著跳到井里去救人。原用以比喻對別人并無好處而徒然危害自己的行為。后亦用以比喻冒極大危險去拯救別人。《醒世恒言·劉小官雌雄兄弟》:“那岸上看的人,雖然有救撈之念,只是風水利害,誰肯從井救人。”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卻奩》:“我雖至愚,亦不肯從井救人。” 章炳麟 《革命道德說》:“昔 華盛頓 拯一溺兒,躍入湍水,蓋所謂從井救人者。”
成語詞典已有該詞條:從井救人
成語(Idiom):從井救人(cóng jǐng jiù rén)
發音(Pronunciation):cóng jǐng jiù ré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從井中把人救出來,比喻幫助別人脫離困境或危險。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這個成語源自中國古代的一個故事。相傳,有一個人掉進了深井里無法自救,路過的一位好心人毫不猶豫地跳進井中救他。這個成語用來形容見義勇為,不顧個人安危,積極幫助他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常用于表達幫助他人的精神和行為。可以用于夸獎他人的善良和勇敢,也可以用于激勵自己和他人勇往直前,不畏困難。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相傳,這個成語的起源是出自中國古代的一則寓言故事。故事中,有一個人掉進了深井里,被困在井底無法自救。當路過的人們看到后,都對此事束手無策,無法幫助他。直到有一個好心人看到后,毫不猶豫地跳進井中救他。這個故事傳承至今,成為了鼓勵人們勇于助人的象征。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從井中把人救出來,表示主動幫助別人脫離困境。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火災中從井中救出了幾個孩子。
2.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要有從井救人的精神,積極幫助他人。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從井救人”與幫助他人、勇敢的形象聯系起來來記憶這個成語。想象自己跳進井中救人的場景,加深對這個成語的理解和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與幫助他人、勇敢行為相關的成語,如“義不容辭”、“見義勇為”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當我看到小貓掉進河里時,我立刻從井救人,把它救了出來。
2. 初中生:他在地震中從井中救出了幾個被困的人,被譽為英雄。
3. 高中生:在這個社會上,我們應該學會從井救人,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
希望這個學習指南能幫助你更好地理解和運用成語“從井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