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解釋
詞語解釋
dǎ gōng zuō yī ㄉㄚˇ ㄍㄨㄙ ㄗㄨㄛ ㄧ打躬作揖
◎ 打躬作揖 dǎgōng-zuōyī
(1) [salute with folded hands and make deep bows]∶舊時的一種禮節,彎腰抱拳,表示恭敬。也形容卑下恭順的樣子
老二回來了。……又在外邊學得恁知禮,會打躬作揖。——《儒林外史》
(2) [beg humbly]∶恭順地懇求,又作“打恭作揖”
薛蟠連忙打恭作揖賠不是。——《紅樓夢》
詞語解釋
dǎ gōng zuō yī ㄉㄚˇ ㄍㄨㄙ ㄗㄨㄛ ㄧ打躬作揖
見“ 打恭作揖 ”。
成語詞典已有該詞條:打躬作揖
成語(Idiom):打躬作揖
發音(Pronunciation):dǎ gōng zuò yī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行禮時彎腰鞠躬,并作揖禮,表示恭敬、尊重。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打躬作揖是中國古代的一種行禮方式,通常用于表示恭敬、尊重或向他人致敬。打躬是指彎腰鞠躬,作揖是指將手向前伸展,并稍微低頭。這個成語形象地描述了行禮的動作,同時也強調了行禮的恭敬和莊重。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打躬作揖通常用于正式場合,如向長輩、上級、客人等表示敬意時使用。在傳統的禮儀中,打躬作揖是一種非常重要的禮節,被視為對他人的尊重和禮貌的表達。例如,在面對長輩時,年輕人會打躬作揖以示恭敬。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打躬作揖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禮儀文化。在古代,人們非常注重禮儀,尤其是在與他人交往時。打躬作揖作為一種行禮方式,被廣泛應用于各個場合,并成為了表達恭敬和尊重的標志。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打躬作揖是由四個漢字組成的成語,每個漢字都有獨立的含義。打躬表示彎腰鞠躬,作揖表示向前伸展手并低頭。這四個漢字組合在一起,形象地描述了行禮的動作。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在見到長輩時,我們應該打躬作揖,以示尊敬。
2. 學生在接受老師表彰時,都會打躬作揖以表達謝意。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幫助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自己在面對長輩時,打躬作揖以示尊敬和恭敬的場景。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其他與中國傳統禮儀相關的成語,如舉案齊眉、拱手相讓等,可以進一步加深對中國文化和禮儀的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明打躬作揖向老師表示感謝。
2. 學生們在校長面前打躬作揖以示尊敬。
3. 幼兒園的孩子們學會了打躬作揖,向家長表示歡迎。
4. 高中生在參觀古代宮殿時,向導游打躬作揖以示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