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章臺楊柳
發音(Pronunciation):zhāng tái yáng liǔ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的容貌或儀態悲傷、凄涼。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章臺,古代官署中的一個大堂;楊柳,指垂柳。這個成語形容人的容貌或儀態悲傷、凄涼,像站在章臺上的楊柳一樣。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多用于形容人的容貌或儀態悲傷、凄涼的場景,如描述失意、傷心、悲傷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后漢書·楊修傳》中有一段描述楊修的故事。楊修是東漢末年的一位才子,他的容貌清秀,但因心思憂郁,總是帶著憂愁的表情。有一天,他在章臺上看到一棵垂柳,覺得它的姿態非常悲傷凄涼,就用來形容自己的容貌和儀態。后來,人們就用“章臺楊柳”來形容人的容貌或儀態悲傷、凄涼。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名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容貌像章臺楊柳般悲傷凄涼。
2. 她的儀態如同章臺楊柳,讓人看了心生憐憫。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的方式記憶。想象自己站在章臺上,周圍有幾棵垂柳,它們的姿態非常悲傷凄涼,這樣就能夠記住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更多與悲傷、凄涼相關的成語,如“愁眉苦臉”、“淚如雨下”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她的眼淚像章臺上的楊柳一樣流淌。
2. 初中生:他的容貌和儀態讓人感覺像是站在章臺上的楊柳。
3. 高中生:她的容貌悲傷凄涼,宛如章臺上的楊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