拘俗
拘俗(jū sú)
發音:jū sú
基本含義:拘泥于世俗的規范和習俗。
詳細解釋:拘俗是指過于拘泥于世俗的規范和習俗,不敢突破常規,缺乏創新和個性。這個成語形容一個人思想保守,不敢冒險,不愿意接受新事物,只顧追求安逸和穩定。
使用場景:拘俗這個成語可以用來形容那些守舊、保守的人或事物。它可以用在各種場景中,比如形容一個人不敢追求夢想,只顧眼前的利益;形容一個組織或機構不敢改革,墨守成規。
故事起源:拘俗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明代文學家楊慎的《世說新語·文學》一篇中。楊慎在這篇文章中寫道:“士君子拘眾拘俗,而不敢窮理,不敢出奇。”這句話意味著士君子過于拘泥于眾人的言行,不敢追求真理,不敢創新突破。
成語結構:拘俗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拘和俗。拘的意思是拘束,限制;俗的意思是世俗,習俗。兩個字合在一起,表示過于拘泥于世俗的規范和習俗。
例句:
1. 他一直拘俗,從不嘗試新的方式解決問題。
2. 這個組織已經陷入了拘俗的陳舊觀念中,亟需改革。
記憶技巧:記憶拘俗這個成語可以通過將拘和俗的意思相結合來記憶。拘意為拘束,俗意為世俗,合在一起就是過于拘束于世俗的規范和習俗。
延伸學習:如果你對拘俗這個成語感興趣,可以進一步學習相關的成語,比如“守舊”、“墨守成規”等。這些成語都與拘俗有關,可以幫助你更好地理解和運用拘俗這個成語。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小學生:他的思想太拘俗了,不敢嘗試新的游戲。
初中生:我們應該擺脫拘俗的觀念,勇敢追求自己的夢想。
高中生:這個社會需要更多不拘一格的人,不要被拘俗束縛住。
大學生:拘俗的思維會限制我們的發展,我們應該不斷創新和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