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銻
成語(Idiom):唐銻
發音(Pronunciation):táng tī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的思想、言辭、行動過于刁鉆狡詐,不可信任。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唐銻源自唐代詩人杜牧的《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二首·其一》:“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其中,“唐銻”指的是唐代時期的一種毒草,象征著狡猾、不可信任的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那些心機深重、陰險狡詐、不可靠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據說,唐代時期,有一個人叫做張錫,他聰明機智,但卻心機深重,善于利用別人來達到自己的目的。因此,人們就用“唐銻”來形容他的狡猾和不可靠。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人真是個唐銻,千萬不能輕易相信他。
2. 小明的行為讓人覺得他有些唐銻。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唐銻”與狡猾、不可信任的形象聯系起來,形成聯想記憶,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其他與“唐銻”類似的成語,如“狐假虎威”、“畫蛇添足”等,擴大詞匯量,豐富語言表達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的笑容看起來很友好,但我覺得他可能是個唐銻。
2. 初中生:班級里有一個同學喜歡挑撥離間,真是個唐銻。
3. 高中生:在政治斗爭中,有些政客常常使用唐銻的手段來達到自己的目的。
4. 大學生:在職場上,要小心那些唐銻的同事,不要被他們利用。
5. 成年人:社會上有很多唐銻之徒,我們要保持警惕,不要輕易相信他們的言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