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常雅樂
基本解釋
唐 雅樂名。 唐 初命太常少卿 祖孝孫 、 張文收 等斟酌古今,參定雅樂,造十二和樂,合四十八曲,八十四調,稱太常雅樂。參閱 宋 王溥 《唐會要·雅樂》。
成語(Idiom):太常雅樂(tài cháng yǎ yuè)
發音(Pronunciation):tài cháng yǎ yuè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非常莊重、高雅的音樂,也比喻非常美好的事物。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太常雅樂是古代宮廷音樂的一種,由太常官負責演奏,其音樂莊重、高雅,代表著國家的文化與藝術水平。因此,太常雅樂也被用來形容非常莊重、高雅的事物。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可以用來形容音樂、藝術、文化等方面非常莊重、高雅的事物。也可以用來形容非常美好、令人愉悅的事物。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太常雅樂起源于古代中國的宮廷音樂,是由太常官負責演奏的一種莊重、高雅的音樂形式。這種音樂代表了古代中國的文化與藝術水平,因此被用來形容非常莊重、高雅的事物。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太常雅樂屬于形容詞短語,由“太?!焙汀把艠贰眱蓚€詞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場音樂會的演出非常太常雅樂,讓人陶醉其中。
2. 這幅畫的構圖和色彩搭配都非常太常雅樂,展現出了藝術家的高超技巧。
3. 這部電影的劇情和表演都非常太常雅樂,深深打動了觀眾的心靈。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聯想太常雅樂是古代宮廷音樂的一種,莊重、高雅,就像是在皇宮里欣賞的一場盛大音樂會,通過聯想來記憶這個成語。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關于古代宮廷音樂和中國傳統文化的知識,可以更好地理解太常雅樂這個成語的意義和背景。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這首兒歌的曲調非常太常雅樂,我喜歡聽。
2. 中學生(13-18歲):這部電影的畫面和音樂都非常太常雅樂,給人一種高雅的藝術享受。
3. 大學生(19-22歲):這篇文章的寫作風格非常太常雅樂,展現了作者的高超修辭技巧。
4. 成年人(23歲及以上):這個展覽的作品都非常太常雅樂,彰顯了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