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履
基本解釋
履名。《漢書·王莽傳上》:“ 莽 稽首再拜,受緑韍袞冕衣裳,瑒琫瑒珌,句履。” 顏師古 注:“ 孟康 曰:‘今齊祀履舄頭飾也,出履三寸。’其形歧頭。” 王先謙 補注引 宋祁 曰:“ 韋昭 曰:‘句,履頭飾,形如刀鼻。’音劬。《禮記》作‘絇’亦是。”參見“ 句屨 ”。
成語(Idiom):句履(jù lǚ)
發音(Pronunciation):jù lǚ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言辭得體、言行得當,行為言語得體。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句,言辭;履,行為。句履形容人的言行得體,合乎禮儀規范,不失體面。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人的言行得體,舉止得體,符合社會禮儀。可以用來表揚他人的言行舉止得體,也可以用來要求自己言行得體。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句履的故事起源于《禮記·曲禮上》。據說古代有個叫句履的人,他言行舉止得體,受到了眾人的贊賞和尊敬。后來,人們就用他的名字來形容言行得體的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言辭舉止總是句履,給人留下了好印象。
2. 這位老師教書育人,言傳身教都非常句履。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句履”聯想成一個人站在句子上走路,表示言行得體。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與言行得體相關的成語,如“言行不一”、“言行一致”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教我們要言行得體,不要說臟話。
2. 初中生:作為學生代表,我要言行得體,為同學們爭取更多權益。
3. 高中生:在社交場合,我們應該言行得體,不要做出不恰當的舉動。
4. 大學生:作為大學生,我們要言行得體,樹立良好的形象。
希望這個學習指南能夠幫助你更好地理解和運用成語“句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