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梗
斷梗(duàn gěng)
發(fā)音(Pronunciation):duàn gě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斷裂的梗,比喻事情中途中斷或未能完成。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斷梗一詞出自《左傳·莊公十年》:“昔者莊公之母弟晉侯之夫人,晉侯之母弟莊公之夫人,二女子之間有隙。莊公卒,晉侯來吊,莊公之母弟之夫人以晉侯之母弟之尊,不肯見。使人謂之曰:‘晉侯來吊,不見,何也?’對曰:‘夫人不知,亡人與之床,有斷梗焉。’晉侯聞之,謂其人曰:‘吾欲以婦人之故,而廢矣夫人之親,不可也。’遂不入吊。”意思是晉侯去吊莊公,莊公的母親的妹妹拒絕見他,理由是她與晉侯的母親的妹妹有仇。后來有人問她為何不見,她回答說:“夫人不知道,他與我同床共枕,發(fā)生了斷梗。”晉侯聽說后,對那個人說:“我本來要因為婦人的原因而廢黜夫人的親屬,但現(xiàn)在不這樣做了。”于是他就沒有去吊唁了。從此以后,人們用“斷梗”比喻事情中途中斷或未能完成。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描述工作、學習、計劃等被打斷或中途失敗的情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傳》是戰(zhàn)國時期的一部史書,記載了春秋時期各國的政治、軍事和社會狀況。其中的故事和典故被廣泛引用,成為后世學習和研究的重要資料。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斷梗是一個動賓短語,由動詞“斷”和名詞“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原本計劃寫一篇長篇小說,但由于種種原因,最終只寫了幾千字,真是斷梗了。
2. 這個項目由于資金問題,不得不中途停止,真是個斷梗的案例。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斷梗”聯(lián)想成一根斷裂的植物的莖,表示事情中途中斷或未能完成的意思。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斷梗”相關的成語,如“斷章取義”、“斷袖之癖”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原本打算在假期里完成作業(yè),但是因為生病只做了一半,真是斷梗了。
2. 初中生:我們原計劃舉辦一場足球比賽,但是因為天氣原因只進行了一半,真是個斷梗的活動。
3. 高中生:我原本打算學一門樂器,但是因為時間不夠,只學了一段時間就斷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