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飲羽
基本解釋
指 西周 時 楚 國君 熊渠 、 春秋 時 楚 大夫 養由基 、 西漢 名將 李廣 等人力大善射的故事。相傳他們射箭中石,箭頭竟沒入石中。事分別見《呂氏春秋·精通》、《韓詩外傳》卷六、《史記·李將軍列傳》。 清 鄧顯鶴 《例授修職郎歲貢生鄒君墓志銘》:“君試日,以‘中石飲羽’命題,備舉 熊渠 、 養由基 、 李廣 三事。”
成語(Idiom):中石飲羽
發音(Pronunciation):zhōng shí yǐn yǔ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們勇往直前,不畏艱險,克服困難,堅定信念。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中,中央;石,石頭;飲,喝;羽,羽毛。中石飲羽原指古代祭祀時,將祭品中的酒倒在石頭上,喂食鳥類。后來比喻人們奮發向前,不怕艱難困苦,堅定信心。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人們在困境中堅持不懈,勇往直前的精神狀態。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史記·孟子荀卿列傳》中有一則故事:楚國的孟子荀卿被秦國圍困,困境十分艱難。有一天,孟子荀卿喂食鳥類時,將酒倒在石頭上,讓鳥類飲用,以此來表達自己的堅定信念和毅力。后來,人們把這個故事用來形容堅持不懈,勇往直前的精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四個漢字的固定搭配。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困境中始終保持中石飲羽的精神,最終克服了困難。
2. 面對挑戰,我們要像中石飲羽一樣,堅定信念,勇往直前。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成語“中石飲羽”拆分成“中石”和“飲羽”兩部分記憶。中石可以聯想為中央的石頭,表示堅定的信念;飲羽可以聯想為喂食鳥類的羽毛,表示勇往直前。通過聯想記憶,幫助記住成語的含義和精神。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其他類似的成語,如“飲水思源”、“居安思危”等,拓寬對于中文成語的理解和應用。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小學生:我要像中石飲羽一樣,勇敢面對困難,不怕挑戰!
中學生:在備考期間,我們要保持中石飲羽的精神,堅持努力學習。
大學生:在創業的道路上,我們要有中石飲羽的精神,勇往直前,克服一切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