蠟表
成語(Idiom):蠟表(là biǎo)
發(fā)音(Pronunciation):là biǎo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的容貌或狀態(tài)像蠟燭一樣黯淡無光。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蠟表這個成語的意思是指人的容貌或狀態(tài)像蠟燭一樣黯淡無光。蠟燭燃燒時會逐漸燃盡,失去光亮,因此用來比喻人的容貌或狀態(tài)不好,沒有生氣。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蠟表這個成語常常用來形容人的容貌或狀態(tài)不好,可以用于形容一個人面容憔悴、無精打采的樣子,或者形容某個事物失去了原本的光彩和活力。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據說蠟表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紅樓夢》一書中,作者曹雪芹用來形容賈璉的容貌。賈璉在故事中是一個花花公子,因為過度縱欲,導致他的容貌逐漸變得憔悴無光,就像蠟燭燃盡一樣。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蠟表是一個固定搭配,由兩個漢字組成,沒有拆分的意義。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她病得太重了,臉色蒼白,看起來像蠟表一樣。
2. 這幅畫的顏色已經褪得差不多了,變得像蠟表一樣。
3. 這個電影的劇情很平淡,看完后覺得整個故事像蠟表一樣黯淡無光。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來記憶這個成語。想象一個蠟燭燃燒完畢后變得暗淡無光的樣子,然后將這個形象與蠟表這個成語聯系在一起,幫助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你可以進一步學習與容貌和狀態(tài)相關的成語,例如“面如土色”、“狼狽不堪”等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今天媽媽生病了,她的臉色像蠟表一樣蒼白。
2. 初中生:考試前一晚,我學習到很晚,第二天早上起床時,覺得自己像蠟表一樣疲憊。
3. 高中生:這個演員的表演實在是太差了,他的面容看起來像蠟表一樣沒有生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