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機
基本解釋
猶口才。《宋書·王鎮惡傳》:“ 鎮惡 為人強辯,有口機,隨宜酬應, 高祖 乃釋。”《宋書·范曄傳》:“口機又不調利,以此無談功。”
成語(Idiom):口機(kǒu jī)
發音(Pronunciation):kǒu jī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言辭凌厲,口才出眾,能言善辯。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口機是由“口”和“機”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口指的是嘴巴,機指的是機智。口機形容一個人的口才非常出色,能夠運用妙語如珠,善于辯論和說服他人。這個成語是褒義詞,常用來形容一個人的口才非常好,能夠在辯論、演講或爭論中占據上風。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口機這個成語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的口才非常出眾,能夠在言辭之間展現出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可以用于夸獎一個人在演講、辯論、交流等方面表現出色,能夠很好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和主張。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史記·孟子荀卿列傳》中有這樣一個故事。戰國時期,孟子與荀卿一起到齊國拜見齊景公。齊景公問孟子:“你們兩位誰更聰明?”孟子回答說:“荀卿更聰明。”齊景公又問:“為什么?”孟子回答說:“荀卿的口才很好,能夠機智地回答問題。”從此,人們就用“口機”來形容一個人的口才非常出眾。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口機很好,每次辯論都能夠說服對方。
2. 她的口機非常出色,演講時能夠引起觀眾的共鳴。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口”和“機”兩個字分別與嘴巴和機智聯系起來進行記憶。嘴巴代表著口才,機智代表著智慧和能力。想象一個人嘴巴很厲害,能夠機智地回答問題和辯論,就能夠很好地記住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與口才和辯論相關的成語,如“弄口舌”、“辯口齊聲”等,來進一步拓展對口機這個成語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年齡8-10歲):他的口機很好,能夠用簡單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
2. 初中生(年齡12-15歲):他在辯論賽中展現出了出色的口機,成功地說服了評委和觀眾。
3. 高中生(年齡16-18歲):她的口機非常出眾,每次演講都能夠很好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和主張。
4. 大學生(年齡19-22歲):他在辯論社團中展現出了卓越的口機,成為了社團的核心成員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