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簫
基本解釋
傳奇中的人名。傳說 唐 大和 年間,書生 文簫 中秋日游 鍾陵 西山 游帷觀 ,遇見一美麗少女,口吟:“若能相伴陟仙壇,應得 文簫 駕彩鸞。自有繡襦兼甲帳,瓊臺不怕雪霜寒。”雙方相互愛慕,忽有仙童到來宣布天判:“ 吳彩鸞 以私欲而泄天機,謫為民妻一紀。”兩人遂成夫婦,后來雙雙騎虎仙去。見 唐 裴铏 《傳奇·文簫》。 宋 張孝祥 《丑奴兒》詞:“楊柳依依,何日 文簫 共駕歸。” 明 洪朋 《寫韻亭詩》:“ 文簫 彩鸞 不復返,至今神界花冥冥。” 清 黃遵憲 《歲暮懷人詩》之三:“遠隔 蓬山 思甲帳,此生無福比 文簫 。”
成語(Idiom):文簫
發音(Pronunciation):wén xiāo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能文辭華麗、口才流利的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文簫是由“文”和“簫”兩個字組成的成語。“文”表示文采或文辭,指人的才華或口才;“簫”是一種古代樂器,指人的音樂才能。文簫形容一個人的文采或口才非常出眾,能夠以華麗的辭藻和流利的口才表達自己的思想和觀點。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文簫這個成語通常用來形容人的才華出眾,口才流利,能夠用華麗的辭藻表達自己的思想和觀點。可以用在贊美或描述某個人的演講技巧、寫作能力或口才方面。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文簫的具體故事起源不詳,但它常常出現在古代文人雅士的作品中,用來形容他們自己或其他人的才華和口才。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文簫的成語結構是由兩個漢字組成,沒有特殊的語法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演講真是如同文簫一般,令人陶醉。
2. 她的寫作能力真是文簫般的出色,每一篇文章都引人入勝。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文簫”與“才華出眾、口才流利”等關鍵詞聯系起來進行記憶。此外,可以嘗試將成語與具體的人物或場景聯系起來,以便更好地記憶和理解。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文簫相關的成語和詞語,例如“文采飛揚”、“辭藻華麗”等,以豐富你的詞匯和表達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的課堂講解就像文簫一樣,讓我們聽得津津有味。
2. 初中生:他的口才真是文簫般的流利,每次演講都能夠吸引全場的注意力。
3. 高中生:她的文章寫得如同文簫一般,充滿了藝術的美感,讓人讀后回味無窮。
4. 大學生:他在辯論賽上的表現真是文簫般的出色,用精彩的辭藻和邏輯嚴密的論證贏得了全場的贊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