災危
成語(Idiom):災危
發音(Pronunciation):zāi wēi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災難和危險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災危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災指自然災害或其他不幸的事件,危指危險和風險。災危意味著遭受災難和危險,形容處境困難或風險重重。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災危常用于形容個人、組織或國家面臨巨大的災害或危險。它可以用來描述自然災害、經濟危機、戰爭等情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災危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詩經》。在《詩經·小雅·鶴鳴》一詩中有一句“鶴鳴于九皋,聲聞于天;災危至我心,使我憂深。”這句詩表達了詩人對災難和危險的擔憂和憂慮。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災危是由兩個單獨的漢字組成的成語,沒有特定的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地區經歷了一連串的自然災害,陷入了災危之中。
2. 面對經濟危機,我們必須團結一致,共同應對災危。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災危”與災難和危險相關的形象進行聯想來記憶。例如,想象一個人面對著一連串的自然災害,表情憂慮和困難,這樣可以幫助記住災危的意思。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災難和危險相關的成語,如“災荒”、“危在旦夕”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擔心我的小狗在暴風雨中會遭受災危。
2. 初中生:我們應該關注全球氣候變化,以減少自然災害帶來的災危。
3. 高中生:這個國家正面臨著經濟危機,政府需要采取措施來應對災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