刁騷
基本解釋
(1).頭發(fā)稀落貌。 宋 歐陽修 《齋宮尚有殘雪思作學(xué)士時攝事于此嘗有<聞鶯詩>寄原父因而有感》詩之三:“休把青銅照雙鬢, 君謨 今已白刁騷。” 金 元好問 《麋鹿圖》詩:“白髮刁騷一禿翁,塵埃無處避西風(fēng)。” 元 無名氏 《鴛鴦被》楔子:“白髮刁騷兩鬢侵,老來灰盡少年心。” 清 梁紹壬 《兩般秋雨盦隨筆·沉去矜卷子》:“江山餘戰(zhàn)伐,髮鬢剩刁騷。”
(2).形容説話斷斷續(xù)續(xù)。 明 陳所聞 《川拔棹·六十新春述懷》曲:“看俺這曲脊蝦腰,手顫頭搖,言語刁騷。”
成語(Idiom):刁騷
發(fā)音(Pronunciation):diāo sāo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行為狡猾、難以琢磨,或形容事物狡詐、難以對付。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刁騷是由“刁”和“騷”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刁指狡猾、狡詐,騷指難以琢磨、難以對付。刁騷形容人或事物行為詭計多端、難以捉摸,常常讓人防不勝防。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刁騷一詞常用于形容人的行為,特別是那些心機深沉、玩心眼、陰險狡猾的人。例如,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在工作中耍小聰明、搞小動作,或者形容一個人在人際關(guān)系中耍心機、玩陰謀。此外,也可以用來形容某些事物的特點,比如一個設(shè)計巧妙、難以攻破的系統(tǒng),或者一個狡猾、難以對付的對手。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刁騷這個成語最早出現(xiàn)在《后漢書·班超傳》中的一句話:“班超深明兵法,神機騷騷。”這句話形容班超的軍事才能高超,策略多樣,難以琢磨,后來演變成了刁騷一詞的意義。在古代的軍事戰(zhàn)爭中,運用刁騷的策略常常能夠取得出人意料的勝利,因此刁騷一詞也逐漸被用來形容一些行為狡猾、難以預(yù)料的人或事物。
成語結(jié)構(gòu)(Structure of the Idiom):刁騷是一個形容詞性的成語,由兩個形容詞性的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人太刁騷了,你得小心應(yīng)對。
2. 這個設(shè)計真是刁騷,沒有人能夠輕易破解它。
3. 他的計劃總是刁騷得讓人捉摸不透。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lián)想來記憶刁騷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狡猾的人(刁),在一片混亂的場景中滑來滑去(騷),讓人難以捉摸。
延伸學(xué)習(xí)(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對成語感興趣,可以繼續(xù)學(xué)習(xí)其他與刁騷類似的成語,比如“狡猾”、“陰險”等。通過學(xué)習(xí)成語,可以豐富你的詞匯量,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xué)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幼兒園學(xué)生:小明在游戲中總是玩一些刁騷的花招,讓別的孩子猜不到他的意圖。
2. 小學(xué)生:老師布置的作業(yè)真刁騷,每一道題都需要動腦筋才能解答。
3. 初中生:她的計劃太刁騷了,我們必須小心應(yīng)對,不能被她的花招所迷惑。
4. 高中生:這個考試真刁騷,出了很多平時沒見過的題目,需要我們靈活運用知識來解答。
5. 大學(xué)生:這個項目的合作伙伴很刁騷,總是在關(guān)鍵時刻玩一些小動作,讓整個項目變得復(fù)雜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