炕孵
成語(Idiom):炕孵
發音(Pronunciation):kàng fū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在溫暖的炕上孵化鳥蛋,比喻在安樂中度日,不思進取。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炕,是中國北方地區一種傳統的供人睡覺取暖的設施;孵,指孵化;炕孵就是在炕上孵化鳥蛋。這個成語比喻人在舒適安樂的環境中,不思進取,不愿意努力奮斗,過著懶散的生活。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可以用來形容那些過于安逸舒適,缺乏進取心和動力的人。也可以用來批評那些只知享樂,不愿意努力工作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炕孵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中國古代的民間故事。相傳,有一個農民家的炕上發現了一只鳥蛋,農民夫妻倆決定將鳥蛋孵化成小鳥。于是他們把鳥蛋放在炕上,每天細心地照料。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農民夫妻倆漸漸沉迷于炕上的溫暖舒適,開始變得懶散不思進取,忘記了孵化鳥蛋的初衷。最終,鳥蛋因缺乏關注而沒有孵化成功。這個故事成為了人們批評懶散不思進取的人的一個寓言。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炕孵是一個動賓結構的成語,炕作為動詞,表示在炕上進行孵化的動作;孵作為賓語,表示被孵化的對象。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整天只知道在家炕孵,一點事業心都沒有。
2. 別總是想著炕孵,要有一些追求和目標。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想象一個人懶散地躺在炕上,不愿意離開炕去做其他事情,來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懶散不思進取相關的成語,例如“守株待兔”、“安于現狀”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整天只知道在家炕孵,連作業都不做。
2. 初中生:有些同學沉迷于游戲,變得像個炕孵一樣,對學習沒有動力。
3. 高中生:不要總是沉迷于舒適的環境中,要有追求,不要成為一個炕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