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圖閣
基本解釋
宋 代閣名。在 會慶殿 西偏,北連禁中,閣東曰 資政殿 ,西曰 述古殿 ,閣上以奉 太宗 御書、御制文集及典籍、圖畫、寶瑞之物,及宗正寺所進屬籍、世譜。有學士、直學士、待制、直閣等官。 宋 蘇軾 《謝呂龍圖書》:“ 龍圖閣 老執事,某 西蜀 之鄙人。”《宋史·真宗紀三》:“﹝ 天禧 四年十一月﹞戊午,召近臣於 龍圖閣 觀御製文詞。” 宋 王鞏 《王氏談錄·古器》:“字法參以篆隸,形制不與經典相合,非遠古時物,疑 宇文氏 器具,上其事,詔藏於 龍圖閣 。”參閱《宋史·職官志二》。
成語(Idiom):龍圖閣
發音(Pronunciation):lóng tú gé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高官顯貴的居所或辦公場所。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龍圖閣是由“龍”、“圖”和“閣”三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龍”表示龍的寓意,象征著權勢和威嚴;“圖”表示圖書、圖畫,代表著文化和學問;“閣”表示高樓、亭子,代表著居所。整個成語的意思是高官顯貴的居所或辦公場所。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常常用來形容高官顯貴的居所或辦公場所,也可以用來形容學問淵博、博學多才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據說,龍圖閣最早出現在唐代杜牧的《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二首·其一》詩中:“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嗟余聽鼓應官去,走馬蘭臺類轉蓬。忽然回首遙望處,歸去也無風雨聲。”其中的“臥看牽牛織女星,嗟余聽鼓應官去,走馬蘭臺類轉蓬”即是指杜牧在龍圖閣中臥床觀看牽牛織女星,聽到了皇帝的鼓聲,然后走馬到蘭臺,最終成為了高官顯貴的故事。從此,龍圖閣成為了指高官顯貴的居所或辦公場所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龍圖閣的結構是“名詞 + 名詞 + 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辦公室就像是一個龍圖閣,裝飾豪華,氣派非凡。
2. 這座別墅就是他的龍圖閣,地處風景優美的山腳下。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龍圖閣”想象成一座高聳的建筑,上面有龍的雕塑和書畫作品,象征著高官顯貴的居所或辦公場所。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中國古代官員相關的成語,例如“金榜題名”和“舉案齊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長大了要住在龍圖閣里。
2. 初中生:他的家就像是一個龍圖閣,裝飾非常豪華。
3. 高中生:我希望有朝一日能夠在龍圖閣上班。
4. 大學生:龍圖閣是中國古代官員的象征之一。
5. 成年人:他的辦公室就像是一個龍圖閣,給人一種莊重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