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士
基本解釋
從事文字、文書工作的人員。 太平天囯 洪仁玕 等《戒浮文巧文諠諭》:“為此特頒諠諭,仰合朝內外官員、書士人等,一體週知。” 太平天囯 洪仁玕 等《通令京都內外官員書士人等謹遵敬避字樣諭》:“特將當遵敬避字樣并代替等各字備細開列於后,仰爾大小官員及文人書士等各宜銘心刻骨,并存席右,以便觸目警心,不致偶有差錯。”
成語(Idiom):書士
發音(Pronunciation):shū sh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有學問、有才華的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成語“書士”由“書”和“士”兩個字組成。其中,“書”指的是讀書學習,表示有學問;“士”指的是有才華的人。整個成語指的是有學問、有才華的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有學問、有才華的人,可以用來稱贊某個人的才華或學識。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書士”最早出現在《左傳·昭公十四年》中。當時,齊國國君昭公問齊國的大夫公叔文子關于國家大事的問題。公叔文子的回答非常有見地,引起昭公的贊賞。于是,昭公稱贊公叔文子是一位有學問、有才華的人,說他是一位“書士”。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謂結構,由名詞“書士”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是一位真正的書士,無論是文學還是科學都有很深的造詣。
2. 這位年輕的畫家是個書士,他的作品充滿了文化內涵。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書士”想象成一個讀書學習的人,形象生動地描述了有學問、有才華的人。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書籍、學問相關的成語和詞語,擴大自己的詞匯量和文化知識。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爸爸是一位書士,他每天都給我講很多有趣的故事。
2. 初中生:我的語文老師是一位真正的書士,他教我們很多文化知識。
3. 高中生:他在學校里是一位有學問的書士,在課堂上總能給我們帶來新的思考。
4. 大學生:我認識一位很有才華的書士,他寫的文章很有深度,深受大家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