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公袴
成語(Idiom):廉公袴(lián gōng kù)
發音(Pronunciation):lián gōng k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廉潔公正的官員。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廉公袴是由“廉”、“公”、“袴”三個字組成。其中,“廉”指廉潔,指官員廉潔自律,不貪污受賄;“公”指公正,指官員公正無私,不徇私舞弊;“袴”指褲子,比喻官員廉潔公正的品質如衣裳一樣常備不懈。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廉公袴一詞常用于形容廉潔公正的官員,也可以用來稱贊任何具有廉潔公正品質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廉公袴的故事起源于中國古代的一個官員叫袁宏道。袁宏道在擔任官員期間,一直以廉潔公正著稱,為人民謀福利,不貪污受賄。他的品質和行為被人們稱為“廉公袴”,后來這個成語就流傳開來。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廉公袴是一個由三個字組成的成語,每個字都有自己的意義,但結合在一起才能表達完整的含義。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位官員一直廉公袴,受到了人民的高度贊揚。
2. 只有廉公袴的官員才能贏得人民的信任和尊重。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嘗試將“廉公袴”這個成語與袁宏道的故事聯系起來,想象袁宏道穿著廉潔公正的袴子,代表他的品質和行為。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廉公袴是中國傳統文化中重要的價值觀之一,也是現代社會中公務員和政府官員應當遵守的準則。可以進一步了解中國古代官員的廉潔公正傳統,以及現代社會對廉潔公正的要求和評價標準。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們要學習袁宏道的榜樣,做一個廉公袴的好學生。
2. 初中生:作為青少年,我們應該樹立正確的價值觀,追求廉公袴的品質。
3. 高中生:廉公袴是一個官員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我們作為未來社會的建設者應該具備的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