稔禍胎
成語(Idiom):稔禍胎
發音(Pronunciation):rěn huò tāi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隱患已經形成,即將發生危害的事情。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稔,指已經成熟;禍,指災禍;胎,指胎兒。比喻危害已經孕育成形,即將發生。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危險或災難已經迫在眉睫,即將降臨的情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相傳,唐朝時期,有一位名叫楊素的官員,他因為貪污受賄,導致國家財政破產,百姓生活困苦。有一天,楊素的妻子懷孕了,她夢見自己的胎兒變成了一只黑狗,預示著災禍即將降臨。楊素的妻子告訴了丈夫這個夢境,但楊素并不在意。不久之后,楊素被貪污罪名揭發,被貶為庶民,家破人亡。這個故事成為了后來成語“稔禍胎”的來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謂賓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場大雨是災難的稔禍胎,我們必須盡快采取措施防止洪水發生。
2. 這個項目的管理問題早已是一顆稔禍胎,我們應該盡早解決。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將“稔禍胎”與災難迫在眉睫的場景聯系起來,形成圖像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其他與災難相關的成語,如“一發不可收拾”、“災難臨頭”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那個小男孩不聽話,惹禍上身,稔禍胎就在他身邊。
2. 初中生(13-15歲):我在考試前沒有好好復習,現在后悔莫及,真是個稔禍胎。
3. 高中生(16-18歲):這個社會問題已經積重難返,已經是一顆稔禍胎了。
4. 大學生及以上(19歲及以上):這個公司的管理問題已經形成稔禍胎,必須采取措施加以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