徬徨失措(páng huáng shī cuò)
發音:páng huáng shī cuò
基本含義:形容人在困惑、不知所措的狀態下。
詳細解釋:徬徨指迷茫、困惑,失措指不知所措、無法應對。徬徨失措形容人在面對困難、突發情況或者重大決策時,感到迷茫、無法決斷,不知如何應對。
使用場景:徬徨失措常用于形容人在重大決策、突發情況或困難時的心理狀態。比如在面對人生重大選擇時,或者遇到突發狀況時,人們可能會感到徬徨失措。
故事起源:《史記·項羽本紀》中記載了一個故事,說項羽在楚漢戰爭中敗給劉邦后,感到很迷茫,不知道下一步該怎么辦,于是就徘徊在江邊,不知所措。這個故事成為了“徬徨失措”這個成語的起源。
成語結構:徬徨失措是由兩個成語組合而成的,徬徨和失措都是形容詞。徬徨指迷茫、困惑,失措指不知所措、無法應對。
例句:
1. 在面對突發情況時,他很徬徨失措,不知道該怎么辦。
2. 在考試前的最后一天,她很徬徨失措,不知道該復習哪些內容。
記憶技巧:可以通過將“徬徨”和“失措”這兩個詞的意思分別記住,再將它們組合在一起,來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徬徨表示迷茫、困惑,失措表示不知所措、無法應對。
延伸學習:可以學習其他與情緒、心理狀態相關的成語,如“惶惶不安”、“驚慌失措”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當我迷路時,我感到很徬徨失措,不知道該怎么回家。
2. 初中生:在面對考試時,我感到很徬徨失措,不知道該如何備考。
3. 高中生:當我收到錄取通知書時,我感到很徬徨失措,不知道該選擇哪所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