泮汗
成語(Idiom):泮汗
發音(Pronunciation):pàn hà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大汗淋漓,汗流浹背的樣子。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泮汗是由“泮”和“汗”兩個詞組成的成語。其中,“泮”是指古代帝王祭祀時所用的祭祀池,也指古代帝王在泮池中洗澡;“汗”是指人體排出的汗液。泮汗一詞形象地描述了人體大量排汗的情景,意味著汗水如泉涌般流淌。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泮汗一詞通常用來形容人在劇烈運動、高溫環境或緊張情況下大量出汗。它可以用來形容人體狀態的劇烈變化,也可以用來形容某種活動的激烈程度。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泮汗一詞最早出現在《漢書·司馬相如傳》中。相傳,西漢時期的司馬相如是一位才華出眾的文學家,他年輕時曾經參加過一次科舉考試。當時,司馬相如因為緊張而大量出汗,汗水像泉水一樣涌出,給考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后來,人們就用“泮汗”來形容人體大量排汗的情景。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語(泮)+ 動詞(汗)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在高溫環境下,他劇烈運動后泮汗如雨。
2. 面對緊張的考試,他緊張得泮汗直流。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泮汗”聯想成一個人在泰山頂上洗澡,汗水如泉涌般流淌,形成一個鮮明的形象。這樣的形象可以幫助記憶并理解“泮汗”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對成語感興趣,可以學習更多與汗水相關的成語,如“汗牛充棟”、“汗馬功勞”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7-12歲):我跑步跑得很快,跑了一圈后泮汗如雨。
2. 初中生(13-15歲):面對考試,我緊張得泮汗直流,但還是取得了好成績。
3. 高中生(16-18歲):在夏天的炎熱天氣里,他在操場上進行劇烈運動,泮汗如雨,但他堅持不懈。
4. 大學生(19-22歲):比賽開始后,運動員們全力以赴,泮汗如雨,為了爭取最好的成績。
5. 成年人(23歲以上):經歷了一場激烈的辯論后,他緊張得泮汗直流,但他成功地說服了觀眾。
希望這個學習指南能幫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記憶“泮汗”這個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