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節(jié)
基本解釋
儀節(jié)。 漢 董仲舒 《春秋繁露·三代改制質文》:“主地,法 夏 而王,其道進陰,尊尊而多義節(jié)……主地,法文而王,其道進陰,尊尊而多禮文。”
成語(Idiom):義節(jié)(yì jié)
發(fā)音(Pronunciation):yì jié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遵守正義和道義的節(jié)操和品德。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義節(jié)是由兩個詞組成的成語,義指正義和道義,節(jié)指節(jié)操和品德。義節(jié)強調一個人在面對誘惑或壓力時,堅守自己的原則和道德準則,不為個人利益而妥協(xié)。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義節(jié)多用于褒義,形容一個人在面對困難、考驗或誘惑時,能夠堅守自己的原則和道德,不屈不撓。可以用來贊美那些有高尚品德和堅定信念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史記·平津侯列傳》中記載了一個關于義節(jié)的故事。故事中,平津侯韓信擔任楚漢相國后,有人給他送來賄賂,希望他能幫助處理一些事情。但韓信堅守自己的原則,拒絕了賄賂,并將賄賂人的名字上報給了劉邦。這個故事成為了后來義節(jié)成語的來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義節(jié)是一個形容詞短語,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面對利益誘惑時,始終保持著高尚的義節(jié)。
2. 她不為個人利益而妥協(xié),展現出了令人敬佩的義節(jié)。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lián)想記憶來記憶義節(jié)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人站在一個十字路口,左邊是誘惑和利益,右邊是正義和道義。這個人選擇了右邊的道路,展現出了義節(ji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道德和品德相關的成語,如“忠誠”(zhōng chéng)、“廉潔”(lián jié)等,加深對道德準則和品德要求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們要學會遵守誠實守信的原則,做一個有義節(jié)的人。
2. 初中生:在面對誘惑時,我們應該堅守自己的道德底線,保持自己的義節(jié)。
3. 高中生:大學入學考試是一個重要的考驗,我們要靠自己的努力取得好成績,不能做出違背義節(jié)的事情。
4. 大學生:在職場上要堅守職業(yè)道德,不為個人利益而損害他人利益,展現出自己的義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