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品
基本解釋
(1).禮制;品級。《漢書·梅福傳》:“ 叔孫通 遁 秦 歸 漢 ,制作儀品。” 晉 葛洪 《抱樸子·疾謬》:“﹝若問以﹞朝廷宗廟之大禮,郊祀禘祫之儀品……則怳悸自失,喑嗚俛仰,蒙蒙焉,莫莫焉。”《資治通鑒·晉愍帝建興二年》:“然 雄 朝無儀品,爵位濫溢。”《宋史·職官志二》:“ 元祐 三年,復置南、北院使,儀品恩數(shù)如舊制。”
(2).威儀與品節(jié)。 唐 司空圖 《唐宣州觀察使王公行狀》:“極天人之儀品,不陷於浮;挺文學之宗師,不炫其價。”
成語(Idiom):儀品(yí pǐn)
發(fā)音(Pronunciation):yí pǐ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的品德修養(yǎng)和行為舉止。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儀品一詞由“儀”和“品”兩個字組成。儀指的是人的儀態(tài)、禮儀,品指的是人的品質(zhì)、品行。儀品用來形容一個人的品德修養(yǎng)和行為舉止,強調(diào)了一個人應該具備良好的儀態(tài)和品行。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儀品常用于表揚一個人的高尚品質(zhì)和良好行為,也可以用來教育人們注重自身的修養(yǎng)和行為舉止。在社交場合、教育場合、工作場合等各種場景中都可以使用這個成語。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史記·司馬相如列傳》中有一則故事,講述了司馬相如在楚國城門口遇到了一位儀品高尚的老者。這位老者的儀態(tài)莊重,言談舉止得體,給司馬相如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司馬相如因此受到啟發(fā),決心修養(yǎng)自己的儀品,成為了一位儀品高尚的文學家。這個故事成為了“儀品”這個成語的來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要由兩個漢字組成,沒有特定的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儀品高尚,深受同事們的尊敬。
2. 這個學生不僅學習成績優(yōu)秀,而且儀品端正,是個好榜樣。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儀”字與儀態(tài)、禮儀聯(lián)系起來,將“品”字與品質(zhì)、品行聯(lián)系起來,來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同時,可以結合故事起源中的司馬相如的經(jīng)歷,來加深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儀品相關的成語,如“儀表堂堂”、“儀態(tài)萬方”等,來擴展對儀品的理解和應用。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要努力學習,提高自己的儀品,做一個受人尊敬的人。
2. 初中生:老師教育我們要注重儀品,不僅要有好的學習成績,還要有良好的行為舉止。
3. 高中生:在高考面試中,儀品的表現(xiàn)往往也會對成績產(chǎn)生影響,所以我們要注重培養(yǎng)自己的儀品修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