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俗
基本解釋
遼 地風俗。 清 富察敦崇 《燕京歲時記·清明》:“按《析津志》云: 遼 俗最重清明。”
成語(Idiom):遼俗
發音(Pronunciation):liáo sú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言談舉止輕浮、不莊重。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遼俗是由“遼”和“俗”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遼”意為輕浮、不莊重,“俗”意為粗俗、不文雅。遼俗形容一個人的言談舉止輕佻、不莊重,或者形容某種風氣或行為粗俗、不文雅。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可以用來形容某個人的言行舉止輕浮、不莊重,也可以用來描述某種不文雅或粗俗的風氣或行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遼俗一詞最早出現在《晉書·文苑傳》中,形容當時晉朝的文人風氣輕浮、不莊重。后來這個成語逐漸流傳開來,成為描述輕浮不莊重的人或事物的常用詞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言談舉止遼俗,給人留下了不好的印象。
2. 這個節目的內容過于遼俗,不適合家庭觀看。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把“遼俗”想象成一個人的名字,這個人的言行舉止非常輕浮、不莊重,或者可以想象成一個場景,場景中的人們的行為舉止都很粗俗、不文雅。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與遼俗相近的成語,如“輕佻”、“輕浮”等,來進一步拓展對輕浮、不莊重行為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的舉止很遼俗,老師常常批評他。
2. 初中生:別總說這些遼俗的笑話,沒水平。
3. 高中生:這個電視劇的內容太遼俗了,不符合我的審美觀。
4. 大學生:我們要倡導文明禮貌的社交方式,不要沉溺于遼俗的言行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