擊拂
基本解釋
(1).拍擊;拍打。 南唐 劉崇遠 《金華子雜編》卷上:“ 周侍中 寳 與 高中令 駢 起家神策軍將,而擊拂之妙,天下知名。”《宋史·郭從義傳》:“ 從義 善擊毬,嘗侍 太祖 於便殿,命擊之。 從義 易衣跨驢,馳驟殿庭,周旋擊拂,曲盡其妙。”
(2).布茶時的一種手法。 宋 王明清 《揮麈后錄馀話》卷一:“上命近侍取茶具,親手注湯擊拂。少頃,白乳浮醆面,如疎星澹月。顧諸臣曰:‘此自布茶。’飲畢皆頓首謝。”參見“ 分茶 ”。
成語(Idiom):擊拂
發音(Pronunciation):jī fú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擊拂是指擊打拂拭,比喻批評、責備或斥責。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擊拂是由兩個動詞組合而成的成語。擊指用力打擊,拂指用手輕輕拍打或擦拭。這個成語的含義是用力打擊或輕輕拍打或擦拭,比喻批評、責備或斥責他人的行為或言論。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擊拂常用于表達對他人錯誤行為的批評或責備。可以用于描述教師對學生的批評、領導對下屬的責備,或者朋友之間互相指出錯誤的行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擊拂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莊子·逍遙游》這篇文章中。文章中描述了一個人在逍遙游的過程中,遇到了一位名叫仲尼的人。仲尼對他進行了一番批評和責備,這就是擊拂的來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擊拂由兩個動詞組成,形式上是“動詞 + 動詞”的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老師對學生的不認真態度進行了擊拂。
2. 領導對員工的工作質量進行了擊拂。
3. 朋友之間應該互相擊拂,幫助對方改正錯誤。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想象一個人用力打擊或輕輕拍打或擦拭另一個人來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這個動作可以代表批評或責備的意思。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擊拂相關的成語,比如“擊節稱賞”(指擊打節拍來表示喜愛或贊賞)或“擊石彈絲”(比喻彈奏樂器)。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對同學們的不守紀律進行了擊拂。
2. 初中生:我們班主任經常對我們的學習態度進行擊拂。
3. 高中生:老師的擊拂幫助我改正了不認真聽課的問題。
4. 大學生:導師對我的研究進展進行了擊拂,讓我意識到了問題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