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禽
成語(Idiom):屬禽 (shǔ qín)
發(fā)音(Pronunciation):shǔ qí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某人屬于禽類,比喻某人品行低劣、卑鄙無恥。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成語“屬禽”由“屬”和“禽”兩個字組成。其中,“屬”是動詞,表示屬于、歸屬的意思;“禽”是名詞,指鳥類。這個成語的意思是某人的品行就像禽類一樣卑鄙無恥,沒有人性。形容此人的行為卑劣、不值得稱道。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某人品行惡劣、卑鄙無恥的情況,可以用來批評那些背離道德準則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屬禽”的故事起源于《左傳·昭公二十三年》。故事中,齊國有個叫子貢的人,他的品行卑鄙無恥,被人們稱為“屬禽”。這個成語由來自于對子貢的批評,后來逐漸演化成用來形容品行惡劣的人。
成語結(jié)構(gòu)(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謂結(jié)構(gòu)。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行為如此卑鄙無恥,簡直是屬禽。
2. 這個人的品行低劣,真是屬禽的典型。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聯(lián)想成“屬雞”,雞是禽類中的一種,表示某人的品行低劣、卑鄙無恥。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相關(guān)成語,如“屬虎”、“屬猴”等,來擴大對于人品行的形容詞匯。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的作弊行為就像屬禽一樣,沒有誠實的品質(zhì)。
2. 初中生:這個欺騙別人的人真是屬禽,應(yīng)該受到嚴厲的懲罰。
3. 高中生:這個學生不僅學習差,還經(jīng)常欺負同學,簡直是屬禽的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