趕跑
成語(Idiom):趕跑(gǎn pǎo)
發音(Pronunciation):gǎn páo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迅速驅趕走,使之離開。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趕跑是由動詞“趕”和動詞“跑”組成的成語,表示迅速地驅趕走某人或某物,使其離開某個地方。它強調迅速和徹底地將不需要或不受歡迎的人或事物趕走,以保護自己的利益或維護秩序。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趕跑常用于描述驅逐敵人、趕走害蟲、排除干擾等情境。它可以用來形容人們對于不良習慣、壞人壞事的抵制和反對,也可以用來形容人們對于困難、麻煩的迅速解決和排除。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趕跑的故事有很多,其中最著名的是關羽趕走曹操。相傳公元208年,曹操進攻荊州,關羽奉劉備之命守衛荊州,但由于劉備對荊州的重視不夠,導致荊州軍隊人心渙散,士氣低落。關羽為了振奮士氣,決定采取奇策。他派人在城門口張貼告示,宣布自己要趕走曹操,讓曹軍聽到后心生懼意。結果,曹操果然退兵,關羽成功趕跑了曹軍,保衛了荊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詞+動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們用石子趕跑了入侵的野獸。
2. 這個村莊的居民聯合起來,趕跑了那些盜賊。
3. 我們應該團結起來,趕跑那些想破壞我們家園的人。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趕跑”記憶為“迅速驅趕走”,并與實際生活中的類似情景相聯系,例如想象自己趕走了一只討厭的蚊子。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趕跑”相關的成語,例如“趕盡殺絕”、“趕鴨子上架”等,以豐富自己的詞匯量。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我用掃帚把院子里的蚊子趕跑了。
2. 初中生(13-15歲):他們用音樂和舞蹈趕跑了煩惱和壓力。
3. 高中生(16-18歲):學習要有毅力,不能被困難趕跑。
4. 大學生及以上:我們要團結起來,趕跑貧困和落后,創造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