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睹
基本解釋
[釋義]
(動)親眼看到,強調清楚看見。
[構成]
主謂式:目|睹
[例句]
我目睹了整個事情的經過。(作謂語)
[同義]
目擊
近義詞
目擊、眼見
反義詞
耳聞
英文翻譯
1.see with one's own eyes; witness
詳細解釋
◎ 目睹 mùdǔ
(1) [see with one’s own eyes]∶眼見;親眼所見
死傷情況不堪目睹
(2) [witness]∶親眼看見
這樁事故是許多漁夫目睹的
亦作“ 目覩 ”。親眼看到。《后漢書·劉根傳》:“促召之,使太守目覩,爾乃為明。” 南朝 宋 謝靈運 《七里瀨》詩:“目覩 嚴子瀨 ,想屬 任公 釣。”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五》:“先祖母曾取視之,先母時尚幼,亦在旁目睹。” 巴金 《<家>后記》:“在我還是一個孩子的時候,我就常常被逼著目睹一些可愛的年輕生命橫遭摧殘。”
目睹(mù dǔ)
發音:mù dǔ
基本含義:親眼看到或親身經歷某個事件或情況。
詳細解釋:目睹是指親眼看到或親身經歷某個事件或情況,強調親身經歷的真實性和直觀性。它常用于描述見證或經歷一些重要、震撼或不尋常的事情,也可用于形容目擊者的身份。
使用場景:目睹常用于新聞報道、敘述事件經過、描述歷史事件或個人經歷等場景中。
故事起源:成語“目睹”沒有具體的故事起源,它是由“目”和“睹”兩個字組成,其意思與字面意思相符合。
成語結構:主謂結構。
例句:
1. 我親眼目睹了那場慘烈的交通事故。
2. 他目睹了戰爭的殘酷,深感戰爭的可怕。
3. 小明目睹了小偷入室搶劫的一幕。
記憶技巧: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成語“目睹”。可以想象自己站在高處,俯瞰著整個場景,親眼目睹發生的事情。
延伸學習:了解更多與“目睹”相關的成語,如“目不暇接”、“目瞪口呆”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目睹了一只小鳥從樹上飛下來。
2. 初中生:我目睹了一場激烈的籃球比賽,真是太精彩了!
3. 高中生:我目睹了一場震撼人心的音樂會,音樂家們的演奏技巧令人嘆為觀止。
4. 大學生:我目睹了一次大規模的抗議活動,人們團結一心,表達對不公正現象的不滿。
5. 成年人:我目睹了一個小女孩被救出火災的現場,那一刻真是充滿了感動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