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援據鞍
基本解釋
據《后漢書·馬援傳》載, 建武 二十四年, 援 年六十二,請求率兵出征 武陵 五溪蠻夷 , 光武帝 念其老,未允?!?援 自請曰:‘臣尚能披甲上馬?!哿钤囍?援 據鞍顧眄,以示可用。帝笑曰:‘矍鑠哉,是翁也!’”遂遣 援 。后因以“馬援據鞍”為老當益壯,思建功業之典?!?a href="/r_ci_5b94aab154c247504dd1c2f98f79174a/" target="_blank">三國志·魏志·滿寵傳》:“昔 廉頗 彊食, 馬援 據鞍?!?北周 庾信 《為閻大將軍乞致仕表》:“雖復 廉頗 強飯, 馬援 據鞍,求欲報恩,何能為役?!?/p>
成語(Idiom):馬援據鞍
發音(Pronunciation):mǎ yuán jù ā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才出眾,能夠勝任重要的職務。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馬援是東漢末年的一位將領,他曾經在戰斗中馬背上據鞍殺敵,表現出了非凡的勇敢和機智。這個成語比喻人才出眾,能夠在關鍵時刻勝任重要的職務。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才能出眾,能夠在關鍵時刻勝任重要的職務,也可以用來贊美某個人在關鍵時刻的勇敢和機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馬援據鞍”源于《后漢書·馬援傳》。據傳,馬援曾經在戰斗中馬背上據鞍殺敵,表現出了非凡的勇敢和機智。后來,人們用“馬援據鞍”來形容人才出眾,能夠在關鍵時刻勝任重要的職務。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語+謂語+賓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工作中展現出了馬援據鞍的能力,得到了領導的一致認可。
2. 這位年輕的CEO在公司的危機中表現出了馬援據鞍的膽識和智慧。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想象馬背上據鞍殺敵的場景來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梢允褂脠D像聯想法,想象一個英勇的將軍在馬背上據鞍殺敵的場景,這樣可以更加深刻地記住這個成語的意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與勇敢和機智有關的成語,如“智勇雙全”、“勇往直前”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在班級中展現出了馬援據鞍的能力,經常幫助同學解決問題。
2. 初中生:這位學生在科學競賽中表現出了馬援據鞍的才華,獲得了一等獎。
3. 高中生:她在辯論賽中表現出了馬援據鞍的智慧和膽識,成功擊敗了對手。
4. 大學生:這位學生在實習期間展現出了馬援據鞍的能力,得到了公司的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