撞搪
成語(Idiom):撞搪
發音(Pronunciation):zhuàng tá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兩方面的力量相互沖撞,互相抵消。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撞搪是由“撞”和“搪”兩個詞組成的成語。撞指兩個物體相撞,搪指兩個力量相互抵消。撞搪形容兩個力量相互沖撞,互相抵消,無法取得明顯的優勢。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撞搪可以用來形容兩個對立的力量或者觀點在互相沖突、抵消的情況下無法取得勝利。例如在商業競爭中,兩個公司的產品質量和價格相差不大,無法明顯占據市場份額,可以說是在撞搪。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撞搪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戰國策·齊策四》中。當時齊國與其他國家爭奪霸權,齊國的國王想要擴大勢力,但遇到了其他國家的強大抵抗,無法取得明顯優勢。于是,有人形容這種局面為“撞搪”。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撞搪是由兩個動詞組成的成語,表示兩個力量相互沖撞、抵消。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們兩個的觀點相反,互相辯論了一整天,最后還是撞搪了。
2. 這個項目的兩個團隊都很強大,目前還處于撞搪的狀態,無法決出勝負。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聯想成兩個物體相撞,然后互相抵消,形成一個平衡的狀態,就是撞搪。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相關的成語,如“相持不下”、“力敵千鈞”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們班里的兩個隊伍比賽打成了平局,真是撞搪。
2. 初中生:我和同桌的意見相左,討論了很久也沒有結果,真是撞搪。
3. 高中生:政府的政策受到了各方面的反對,形成了撞搪的局面。
4. 大學生:兩個政治派別的力量對峙,形成了撞搪的局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