拋腔
拋腔(pāo qiāng)
發音:pāo qiāng
基本含義:指演員表演時,將臺詞或唱腔拋給對方,由對方接著表演。也比喻將問題、責任等推給別人。
詳細解釋:拋腔一詞最早出現在中國戲曲表演中,指演員在表演時將臺詞或唱腔拋給對方,由對方接著表演。拋腔的動作需要有一定的技巧和默契,否則容易出現破綻。這個詞語后來引申為將問題、責任等推給別人,不愿意承擔自己的責任或義務。
使用場景:拋腔這個詞語可以用于形容某個人不愿意承擔責任,將問題推給別人。也可以用于形容某個團體或組織在面對困難時不作為,將責任推給其他人或單位。
故事起源:拋腔一詞最早出現在中國古代戲曲表演中。在戲曲表演中,演員需要與對方進行配合和對唱,拋腔是其中的一種表演技巧。后來,這個詞語被引申為推卸責任的行為。
成語結構:動賓式成語,由“拋”和“腔”兩個字組成。
例句:
1. 他總是拋腔,從來不愿意承擔自己的責任。
2. 這個團隊在遇到困難時總是拋腔,沒有擔當精神。
記憶技巧:可以將“拋腔”這個詞語與戲曲表演中的拋唱腔動作聯系起來。想象一個演員在表演時將臺詞或唱腔拋給對方,然后對方接著表演,形成一個連續的場景。這樣可以幫助記憶這個詞語的基本含義和用法。
延伸學習:可以進一步學習與責任相關的成語,如“推卸責任”、“逃避責任”等,以擴大詞匯量和理解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們在做小組作業時,有一個同學總是拋腔,不愿意做自己的份額。
2. 初中生:班里有一個同學被老師點名批評,他卻拋腔說是其他同學在課堂上分心,導致他也分心了。
3. 高中生:學校組織的志愿者活動,有些同學總是拋腔,不愿意參與,讓其他同學負責。
以上是關于“拋腔”詞語的全面學習指南,希望對您有所幫助。